产品中心
产品型号:
更新时间:2025-09-12
厂商性质:代理商
访问量:7
4006981718
产品分类
相关文章
桨距角视觉测量系统方案
核心原理:基于高速视觉追踪与图像处理技术,通过在涡轮叶片表面设置高反光标记点(如反光贴或 LED),利用高速摄像机实时捕捉叶片旋转过程中标记点的位置变化,结合图像识别算法解算叶片弦线与旋转平面的夹角(即桨距角)。
工作原理:
数字图像相关法(DIC)可用于测量物体的旋转角度,尤其在分析旋转部件(如机械叶片、旋转轴等)的运动特性时具有独特优势。以下是 DIC 测量旋转角度的核心原理、步骤及关键要点:1、预校准与坐标系建立使用圆点校准板(精度 ±0.01mm)标定相机内参(焦距、畸变系数)和外参(相机与叶片的相对位置)。2、核心原理DIC 通过对比物体表面散斑图案在不同状态下的图像,计算特征点的位移与变形,进而推导旋转角度。基本假设:物体表面的散斑图案具有唯性,且旋转过程中散斑随物体整体刚性转动(或伴随局部变形)。数学基础:通过追踪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移变化,利用几何关系计算旋转角度。例如,对于平面内绕某中心点旋转的物体,两点的切向位移与旋转半径、角度满足:Δs=r*Δθ,得出Δθ=Δs/r;其中,Δs为切向位移,r为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,Δθ为旋转角度。平面旋转模型:若物体绕固定中心 (x_0, y_0)旋转角度θ,任意点 (x, y)的位移满足: u=−(y−y_0)θ+u_0,v=(x−x_0)θ+v_0,其中 u_0, v_0 为平移分量。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全场位 移数据,可求解旋转中心 (x_0, y_0)和角度θ。
桨距角视觉测量系统方案测量步骤
1. 散斑制备与图像采集•散斑喷涂:在旋转物体表面喷涂高对比度散斑(如哑光白底漆 + 黑色随机斑点),确保散斑在旋转过程中清晰可辨。•高速成像:使用高速摄像机(配合同步触发装置)采集物体旋转前(初始状态)和旋转后(目标状态)的图像,帧率需匹配旋转速度,避免运动模糊。2. 图像预处理与特征点选取•预处理:对图像进行灰度化、去噪、对比度增强等操作,提升散斑特征的清晰度。•特征点定位:•手动选取:在旋转物体上选择两个或多个已知间距的标志点(或天然特征点,如边缘角点),作为旋转分析的参考点。•自动检测:通过角点检测算法(如 Harris、SIFT)自动识别散斑中的特征点。3. 位移计算与旋转角度推导•特征点匹配:利用 DIC 算法(如基于灰度互相关或特征描述子)匹配初始图像与目标图像中的特征点,获取其坐标变化。•平面旋转角度计算:•若物体绕平面内某点(非特征点)旋转,选取两个特征点A(x_1, y_1)和B(x_2, y_2),旋转后对应点为A'(x_1’, y_1')和B'(x_2', y_2')。计算两点的位移向量;•利用向量叉乘或旋转矩阵求解旋转角度;•若物体绕自身某点旋转(如圆心),可通过极坐标变换分析特征点的径向与切向位移,直接求解角度。
1、摄像机安装:在涡轮试验台架侧面或上方固定高速摄像机,镜头光轴垂直于涡轮旋转平面,确保叶片旋转区域覆盖在视场内;若需多角度校准,可配置 2 台摄像机交叉拍摄。2、光源布置:在摄像机同侧或对侧安装高频频闪光源,采用漫射板均匀化照明,避免直射强光导致标记点过曝或背景噪声。3、记点位置:在每片叶片端(或叶身中部)粘贴 1~2 个反光标记点,形成特征标识(如不同形状 / 颜色区分叶片)。4、参考基准:在涡轮固定支架上设置静态参考标记(如十字标),作为旋转平面坐标系的基准原点。
间隙面差检测-检测原理基本原理是基于平面三角几何,用一束激光以某一角度聚焦在被测物体表面,然后从另一角度对物体表面上的激光光斑进行成像,物体表面激光照射点的位置高度不同,所接受散射或反射光线的角度也不同,用CCD光电探测器测出光斑像的位置,就可以计算出主光线的角度,从而计算出物体表面激光照射点的位置高度。当物体沿激光线方向发生移动时,测量结果就将发生改变,从而实现用激光测量物体的位移。